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北宋穿越指南 > 1112【炒茶是奢侈品】

1112【炒茶是奢侈品】

    除了名儒这层身份,陈渊首先是位公子哥,而且一辈子以诗才闻名。
既为公子哥,就多半喜欢斗茶品茶。
端起还在冒热气的茶盏,陈渊先观其色,品鉴道:茶汤青绿,底色淡黄,这不知如何评价。
品茶的第一个环节,就把陈渊给难住了。
因为宋代斗茶,茶汤纯白为最优,说明茶芽肥嫩,制作恰到好处。
茶汤如果是青白色,说明蒸茶时火候不足。
茶汤若是灰白色,则蒸茶时火候过了。
茶汤黄白色,属于最劣等的茶。
眼前朱国祥泡的茶,茶汤为青绿色,略微带点琥珀黄。这已经脱离了斗茶评判范围,更似浅绿色的散茶(蒸青)茶汤,按规矩都没资格被雅士品鉴。
朱国祥还在继续熬鸡汤:君子清芬,阁下已观其色,请再闻其香。
已经闻到了,陈渊品鉴说,团茶香气闷厚,便如那富贵中人。此茶香气清扬,便如那淡泊雅士。
宋代品茶,也在追求淡雅自然。
但为了祛除涩味,只能通过水浸榨汁等手段,导致茶叶流失太多的有效成分,如此香气和味道就大打折扣。那就得熬制茶膏,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味道,结果又把蒸茶的青闷之气给带回来。
因此,团茶香味很闷很厚,能做到清香的很少,一般人根本喝不起。
朱国祥冲泡的这几碗茶,汤色虽然不入流,香气却属于极品。
闵文蔚忍不住先喝一口,仔细品味道:微苦,不涩,缺少回甘不对,也有回甘,但回得没有团茶快。滑腻之感,也不如团茶,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朱国祥搞出的是绿茶,怎么可能不涩?
但跟团茶比起来,那涩味可以忽略不计。
团茶想要不苦涩,还得熬茶膏时另加香料。但加入香料,涩味虽然压住了,茶叶的本味也被压了。
团茶的真正优点是滑腻生津,在这方面要远超炒茶。
综合起来评价,只能说各有千秋。
陈渊也品了两口,忽然感慨:幼时读到那句‘斯须炒成满室香’,一直不解其意,原来茶叶真能炒制。
此句出自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描写山僧招待其喝茶,说明唐朝就有炒茶技术。
但诗中山僧作茶,不但要炒,接着还要煎。很可能是先炒茶杀青,再拿去像药一样煎,扔进一堆葱姜蒜,最后喝煎出的茶汤。如此喝法,跟宋代不同,跟明代也不同。
闵文蔚捧着茶盏总结道:观其色,青绿喜人;闻其味,芬芳高扬。果然是君子清芬,此君子之茶!
陈渊补充道:团茶之汤,击拂之下,汤面瑰丽繁复,犹如豪宅华宇。而此茶之汤面,平平无奇,犹如陋巷茅屋。茶团滋味甘醇,苦涩蕴含其中,回甘极快,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此茶苦而不涩,回甘慢而悠长,虽淡泊却不失其本味。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贤者之茶,此颜回之茶也!
朱铭端着茶盏只是喝,埋头憋笑。
眼前这两位老兄,明显被朱国祥一番话影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感偏差,横竖都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豪门弃女?陆总,方小姐她很会演逆天悟性:从开创观想法开始长生火影:不小心开启玄幻大世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穿进修仙界后,咸鱼女主被迫拿了龙傲天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