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 第263章 搬迁工

第263章 搬迁工

    制裁张封笑的功劳,就算谢轩不要,军统局必然会记在申浦三站头上,只是不能公开宣传罢了。

    甚至,戴立向老蒋报告时,也会提起谢轩和林一豪。

    所以,谢轩不要功劳,功劳也是跑不掉的。

    事实上,戴立已经在计划,如何向委员会汇报了。

    这么大的功劳,注定要载入史册,既是申浦三站的功劳,更是军统局的荣誉嘛。

    不管谢轩提什么要求,戴立都会满足。

    况且,谢轩提的要求也不算过分。

    谢轩向局里提议,林一豪暂时离开申浦,这需要一笔安家费,不多,给一万元就够了。

    另外,申浦三站全体同志,也都参与了制裁张封笑的行动,再奖励一万元不过分吧。

    一个张封笑,绝对值两万元。

    还有,申浦三站的总台,只有25瓦,功率太,与山城联络信号不稳定,需要两部85瓦的大功率电台交换使用,以及一部85瓦的备用机。

    另外,还需要一批新型特工机。

    第三行动大队下属的几个行动队,尽可能全部用电台联络,减少见面的次数,自然就能提高安全系数。

    军统不比中共,财大气粗,有各种人才和原材料使用。

    早在1936年,杭州制造所就设计制造出来了台钟发报机,利用台钟后部的空间,放一部电机进去,虽然功率只有2瓦,但也能维持几百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通讯。

    这种发报机,发报时,把钟停掉,插上电源就能发报,平时就是时钟,甚至能公开摆在桌上当装饰用。

    经过几年发展,军统局利用俘获的日军电台,再参照英美苏的电台,在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比如,大型机的输出功率增加了,周率更稳定,军用电机还有防水和照明设备,而利用真空管,特工机的体积,缩了五分之二,收听效率,比原来增加了三倍。

    军统目前制造的最特工机,只有巴掌大,能装在口袋里。

    这是为了提高申浦三站的业务能>>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逃荒就逃荒,你却有了金手指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离婚后,美女总裁跪求复婚让你开维修店,你掀起机战风暴?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一夕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