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211章 背刺,公子守边!

第211章 背刺,公子守边!

    章台宫。

    秦始皇正坐于帝榻。

    百官分左右而坐,皆握玉圭。

    陛下石阶有谒者,汇报南征情况。

    “廿九年七月,东瓯闽越请降。”

    “东瓯者,人五万余。”

    “闽越者,人近四万。”

    “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恭贺陛下!”

    “李将军果势壮勇!”

    秦始皇开口赞赏。

    李信沉寂多年,此次复用也没让他失望。越过五岭后先灭蟒部,打响秦国南征的声威。再后退五十里以表姿态,同时让士伍适应南方湿热气候。而后采怀柔之策,以海陆空封锁的方式逼迫东瓯闽越投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甚好!

    “既已得地,当速置郡县!”李斯起身作揖,郎朗开口道:“新郡新县,当遣能臣干吏。中郎涉间便出自南方,能力出众可任闽中郡尉!”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丞相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又来?!

    李斯面露冷意。

    腐儒处处与他不对付。

    迂腐无能,只想效仿古制分封。

    他们强推分封,无非是因为在秦廷不受待见。想想昔日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他们也能借此掌权。李斯是坚定的郡县制,因为郡县就归丞相管。若是分封为诸侯,他可就没法插手了,变相削弱了相权皇权。

    他长舒口气,开始蓄力。

    正准备出言,扶苏却是站出。

    来的好!

    淳于越面露欣喜。

    长公子素来亲儒

    定是帮他们话!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非博士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古者下散乱,莫之能一。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扶苏滔滔不绝的着。

    这回可把廷臣都给干懵了。

    淳于越瞪着眼,不可置信。

    李斯捋着山羊胡,蹙眉不语。

    这什么情况?!

    郡县分封,其实先前就曾讨论过。因为这事,王绾被迫辞官告老,李斯则是顺利上位。扶苏作为长公子,他从未表态过。他是亲儒,可涉及自身利益就不好了。

    哪怕扶苏不受待见,可他依旧是皇位强有力的竞争者。推行分封,便相当于是将自己的疆土权利拱手让人。只是因为亲儒的缘故,他并未站出来驳斥而已。

    现在,不同了。

    什么儒家法家?

    于国有用,便可用之!

    分封还是郡县,一目了然。

    若争万世,必行郡县!

    分封看似安稳,可实际上不出三代便会互相攻伐。也别什么姬姓内斗,到后面有几人把周子放眼里的?

    五百年前,郑庄公箭射周子!

    自那日起,周室衰落诸侯崛起。

    秦以郡县制得下,何需效法分封?

    秦廷之上,鸦雀无声。

    淳于越脸色铁青,就如吃了苍蝇般难受。他万万没想到,扶苏跳出来竟会是驳斥他。这种背刺,令他是措手不及。关键是,他还偏偏无法驳斥。

    扶苏感受着异样的目光,毫不在意。他今日所言,并非是要向李斯示好。黑夫有句话的很好,叫做屁股决定脑袋。扶苏则认为不够雅致,润色后就是立场决定一牵

    百家有着各自立场,所以互相攻奸。哪怕明知对方所言更合适,他们也绝不认可。毕竟若是认可,那就是输了……如此,于国则有大害!

    若李斯错,他依旧会驳斥。

    “长公子认为郡县更好?”

    “是的。”

    “那诸公子当如何?”

    面对博士反问,扶苏则是不慌不忙转过身来看向秦始皇,将自己撰写的文书双手奉上道:“昔公子华,战死疆场。严君疾为将为相,出谋划策。宗正也曾为将,为秦开疆拓土。历代先辈为范,吾等嬴姓公子亦可为国效力?”

    这事扶苏先前就私下提过,这想法也很新鲜,皇帝便让他抽空完善。在他熬了好几个通宵后,终于是大功告成。期间还变着法问过黑夫,便给他提了些有趣的建议。

    公孙成蹙眉不语,面无波澜,但心里却掀起波澜。他位列宗正为嬴秦宗长,乃孝文王之弟,是秦始皇爷爷辈的人。当初也曾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则是受封昌武侯,终至伦侯。

    可以,他是看着扶苏长大的。扶苏不似秦人,更像楚国的翩翩公子。他唯一遗传皇帝的点,那就是偏执。多次在秦廷上直言劝谏,闹得皇帝下不来台。

    去年皇帝私下问过他,诸公子谁最适合继位。公孙成并未直接回答,只扶苏虽有才能却无帝王之相。还有公子将闾,好战喜兵法。若是好好栽培,日后或许能为秦开疆拓土。至于其他公子,他接触的少不便评论。

    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啊!

    皇帝便挥手让其告退。

    自扶苏孟春归秦,就因黑夫而改变许多。他现在再也不是昔日只懂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贵公子。言必实际,擅于用人。就如坑术,也就他能干出这事来。

    “那究竟是何意?”

    “公子守边!”扶苏抬头看向皇帝,迎着目光无比坚定道:“韩非曾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上为治国,以巡狩而定四方。吾等公子亦可为吏,为上戍守边疆!”

    “善!”

    秦始皇终于是出言肯定。

    “不可啊!”有人跳了出来,连忙劝阻道:“岭南遍地水蛊,乃瘴疠之地。越人皆为土蛮,且不服礼化。若公子为吏,有任何闪失都无法承担。”

    “先生对了。”

    “额?”

    “正是因为越人不服礼化,所以还需诸位大儒前往闽中教化越人。”

    “……”

    “……”

    “???”

    淳于越差点没当场喷血。

    长公子……变了啊!

    那岭南是什么好地方?

    资源匮乏,山高水远……

    动辄就有水患山崩飓风!

    而且,还要面临越饶刺杀。淳于越可听过,越人擅长吹箭。悄无声息的接近敌人,十步内吹毒箭便可杀敌于无形,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长公子所言甚是!”

    李斯当即跳出来狠狠踩了脚。

    蒙毅则是捋着胡须,笑呵呵道:“臣附议!诸位大儒皆是精通礼法教化,越人在诸公的教化下,必能摒弃旧礼融入秦国。诸公为秦远至岭南,毅佩服!”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黑夫也曾: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诸位大儒舍生取义,扶苏佩服!”

    “……”

    诸多博士纷纷起身。

    一个个老脸张红,不知所措。

    扶苏亲儒,下皆知。可这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抬出至圣先师压他们。若他们这时候怂了,那往后也别想再抬起头来。他们倒不是贪生怕死,只是没想到会被最信任的扶苏所算计……

    “可!”

    秦始皇翻阅文书,颔首赞许。

    扶苏,终于是有了长进。

    “择十二人,至闽中各县为令史,负责教化越人。”

    “臣等遵制!”

    “至于公子守边……”

    “臣以为亲至郡县,方知黔首不易治国艰难。”扶苏抬起头来,继续道:“臣昧死言,敢请陛下准许。吾等公子,亦可为国效力。无需担任郡守郡尉,郡丞县丞等郡县长吏即可。每年上计考核,有功则赏有罪则罚!每隔五年,便可调至别的郡。”

    群臣脸上的笑意渐渐消散。

    扶苏是真够狠的!

    这不是把亲兄弟往火坑里推?

    明面上是为国效力,实则是要扫除异己,将对自己有威胁的公子赶至岭南。秦郡讲究三权分立,郡守为政、郡尉掌兵、监御史负责监察。至于郡丞县丞,并无多少实权。他们更像是预备官,跟在后面学习。若郡守或县令有事,他们就能临时顶替。表现出众,便可直接担任。

    这么做,肯定是会令公子心生不满。保不齐便在岭南与郡县长吏勾结,然后伺机反秦。扶苏则想到个法子,每隔五年就调至别的郡,如此就可让他们好不容易攒下的人脉关系归零。

    冯去疾眉头紧蹙,却没起身劝谏。扶苏让博士去教化越人,他还算认可。可让公子守边,影响太大了。若公子有任何闪失,对秦国的声威也有影响。

    “可!”

    秦始皇点头赞许。

    他是难得支持扶苏一回。

    这事他其实也仔细考虑过,但却是眼下最合适的办法。扶苏是结合了分封与郡县,互相弥补不足。的确也有缺点,但这世间本就没有万全法。就目前来看,也是最适合秦国的。

    毕竟,秦国缺人啊!

    至于公子死活?

    秦始皇并不在意。

    若是死了,可能还是好事。

    因为,他就有理由血洗越人。

    “令公子将闾,担任闽中郡尉。”

    “臣等遵制。”

    群臣纷纷起身作揖。

    郡尉?

    看来,皇帝对将闾还真挺放心。这倒也是,将闾好战喜读兵书。他对皇位不感兴趣,反而多次上书要求为将出征。要知公子将兵,也算是宣告退出皇位竞争了。由其担任郡尉,倒也合适!

    这回主要还是皇帝的态度,破荒的认可了扶苏谏言。此次的确只让将闾守边,可随着南征拓土置郡,必会有更多的公子戍守边疆!

    【第1更送到~求求免费的礼物和五星好评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神鬼复苏:我在异族当老六明末最强钉子户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混沌霸天诀大晏缉仙司综艺直播,绝美村姑居然是科研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