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 > 第 154 章

第 154 章

    提到孙荣,褚归数了数日子,他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没见到孙荣的信了,虽然山高路远,相识的人一年半载无音讯是常有的事,但褚归总觉得哪不太对劲。

    上次寄信未收到事件后孙荣匆匆给他发了一封电报,上面仅写了“已知悉,安好勿念”几个字。最后是否查明褚归至今未得到准确的消息,他和孙荣的通信不如与京市频繁,孙荣在信中避而不谈,褚归遂没再追问。

    “褚医生,有你的电报。”邮递员的声音打断了褚归沉思,“刚到的,我寻思着今天十五,你在卫生所坐诊,赶紧给你送过来了。”

    “谢谢。”褚归预料应是韩永康的回信,拆开一瞧不禁皱了眉,就地过年,这可有些难办了。

    但难办也得办,褚归定了定神,把电报单一揣,先吃饭,吃完了晚上跟贺岱岳好好合计合计。

    此时离过年的日子已不足三十天,票得提前买,介绍信倒是简单,定了时间请杨桂平开一张便是。褚归边嚼着饭边捋流程,田勇他们讲的什么一个字没听清。

    “褚医生、褚医生!”田勇伸手在褚归眼前晃了晃,“你想啥呢那么入迷?”

    “嗯、怎么了?”褚归回过神,见一张桌上的人全盯着自己。

    “我跟他们讲你三师兄治病用二两附子的事,他们不信。”田勇分享欲很强,遇到有趣的事压根藏不住,“褚医生告诉我的,我骗你们干嘛,褚医生你给我作证!”

    褚归点头证实了田勇没有故意夸大事实,附子主回阳救逆,它的药性是工人有效的,只是关于用量的争议持续了上千年。

    “附子入药的方剂《伤寒论》里面有二十一首,医圣张仲景认为附子通常用一至三枚,按现在的标准一枚附子平均约五钱,大的九钱,三枚附子至多二两七钱,我三师兄的二两还不到最大剂量。”褚归搬出了前人的理论,孙荣的大胆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他若真任性妄为,褚正清早将和他断绝师徒关系了。

    “褚医生你太厉害了,连哪本书里包含了多少药方都清楚。”钱玲被褚归的知识储备量深深震撼了,褚归那语气,简直跟翻着书照念一样,不把书读得倒背如流决到不了这种水平。

    正常人要记住书里的内容已经很难了,谁晓得有多少首方剂啊!

    难吗?的确难。褚归脸上浮现了一抹回忆的神色,他的烂熟于心亦是用无数个日夜苦读换来的,但钱玲学会要点就行了,不用像他那样。

    像褚归那样?钱玲一口饭噎到嗓子眼,褚归可真看得起她。

    “褚医生你别拿你的要求来跟我们比了,求求你给我们普通人留条活路吧。”饶是田勇见惯了褚归天赋惊人的一面,仍不免被打击到,“我要是去你们回春堂,估计只配当个跑腿的伙计。”

    “跑腿伙计不至于,以田医生你的资质转正肯定是没问题的。”褚归话一出,桌上的人顿时笑了。

    “你当了跑腿伙计让人大成做什么?”曾所长揶揄道,刘成捧着碗,小声说了

    一句我给田医生跑腿。

    “我给褚医生跑腿,你给我跑腿,挺好挺好,小子有前途。”田勇拍拍刘成的肩膀,丝毫不介意众人拿他打趣。

    褚归与他三师兄均如此优秀,使得他背后的回春堂愈发惹人向往了,田勇胳膊肘怼了怼刘成,冲他使了个眼色。

    老实孩子厚着脸皮做了田勇的传声筒,回春堂是个正经医馆,没什么不能说的,中午休息的时间有限,褚归挑着讲了点,在几人意犹未尽的神情中收了声。

    曾所长年轻时走过南闯过北,去的地方多了,记忆产生了混乱,直到下了饭桌进到办公室,他一拍脑袋茅塞顿开:“我说怎么泽安听着怪耳熟的,原来我以前去过。回春堂,是不是开在城隍庙口那家?是了,泽安就一家回春堂,肯定错不了,兴许我见过褚归你爷爷他们呢。”

    无奈往事久远,曾所长在泽安停留的时间不足一日,除此以外,他再想不起其他细节。

    突如其来的渊源令褚归稍感诧异:“曾叔你去泽安做什么?”

    “实话告诉你吧,你曾叔我曾经也是扛过枪杆打过小鬼的。”曾所长关上办公室门,撸起袖子为褚归展示他胳膊上的一道伤疤,“喏,子弹打的,两颗子弹,一颗在胳膊上,一颗在胸口,我命大,没死成。”

    曾所长受了重伤无法上战场,后方休养期间对学医产生了兴趣,他手脚勤快,借着打下手的机会和他的主治医生混熟了。

    用曾所长自己的话说,他于医学一途些微有几分天赋,医生心善,主动问他要不要学医,于是曾所长弃武从医,放下枪杆子摇身一变成了卫生员。

    后来战事结束,曾所长出了师,带他的医生因病去世,他辗转回了老家,心甘情愿地守着小卫生所做了曾所长。

    曾所长生涯的前半生跌宕起伏,曲折程度叫褚归大为意外,他此前从未听卫生所里的任何人谈及过。

    “过去的事了,没啥好值得宣扬的,田勇问我咋弄的疤,我说是以前不小心摔的,他完全不怀疑。”曾所长捋平袖子,他对别人隐瞒,却透露给了褚归,一来是被往事触动,二来是他认可褚归的人品,相信他不会往外说。

    结合曾所长刻意模糊的时间节点,褚归敏锐地察觉了曾所长以往的身份,他顺着曾所长的意,选择了看破不说破:“曾叔你去过那么多地方,你家里人知道吗?”

    “他们不知道,打仗打了十几年,他们都以为我出门学艺去了。”曾所长怅然若失,对所有华夏人而言,那十几年是深入骨髓的伤疤,一旦触碰,无不鲜血淋漓,所以他宁愿烂在心里。

    “是,不知道反而更好。”褚归附和道,看向曾所长的神情变得极其严肃,“曾叔,这话你跟我说了就到此为止,以后无论谁问,你千万咬定了是外出学艺,否则——”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曾所长眼底似有泪光闪过,“好了,你去看诊吧,早点看完了早点下班。”

    褚归出了办公室,曾所长静坐了半晌,拿起钢笔几次想些什么,笔尖杵

    到纸上又反复移开,墨迹氤氲,从针尖扩散到芝麻粒大小,曾所长脑袋后仰,长长叹了口气。

    往事如走马灯般在曾所长的脑海中浮现,他向褚归讲述的不过是他数以千计的时光中的一隙,轰鸣的炮火漫天的硝烟,迸射的黑色泥土带着血腥气淋了满身……

    曾所长紧闭双眼,搭在桌上的手不住地颤抖,他瞒了太多年了,人人曾所长曾所长地叫他,他几乎快要遗忘了自我。

    在决定逃跑时曾所长便做好了与过去彻底割舍的准备,他抹去了“他”的痕迹,给自己捏造了一个跟着师傅四处奔波当游医的身份,战乱中死的人很多,改名换姓是件很容易的事。

    老家在青山公社是真的,会医术是真的,走过很多地方是真的,姓曾是真的,但曾国平是假的,曾所长的本名是曾国安,曾国平是他的堂哥。兄弟俩结伴离家求生,曾国平不幸中弹,死在了离家的第十天。

    曾所长稀里糊涂地参了军,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稀里糊涂地活过了一场又一场战争。

    跟不认识的人打完了,又开始跟认识的人打,曾所长彼时已是一名正式的军医,他见不得同胞相残,想方设法跑了,一路东躲西藏。

    终于战事彻底停了,游医曾国平回家了,昔日的亲邻死的死散的散,剩下三五同族,无一人知晓眼前的曾国平是昔日的曾国安。

    当了近二十年的曾国平,真实的前半生犹如灭掉的电灯泡,今日忽然亮了一个,曾所长才发现他希望有人能记得曾国安,上过战场打过小鬼的曾国安。

    在冲动的驱使下,曾所长亮了手臂的子弹疤,但也仅限于此了,理智战胜了感性,他继续做回他的曾国平,曾国安全当是一场梦吧。

    钢笔受潜意识驱动,在纸上划了几道痕迹,依稀能看出是一个安字,曾所长撕了废纸,放烧火盆里燃成了飞灰。

    敲门声咚咚响起,曾所长揉了把脸,抬头喊进,田勇探了半个头,语气格外激动:“曾所长,褚医生的三师兄来了!”

    要不咋说人经不得念叨呢,中午讨论了一嘴,远在泽安的人竟然真出现了,田勇这辈子没碰到过这么巧的事。

    “褚归的三师兄来了?”曾所长惊讶得以为自己产生幻听,利落地扶桌起身,“在哪呢?我看看去。”

    曾所长的步伐矫健,丝毫没有上了年纪的影子,孙荣在问诊室与褚归认亲,主要是孙荣来的时候赶得太巧了,他哪怕早一天或者晚一天来,褚归都不会那么傻眼。

    几句话把人给召来了,老天爷,换谁谁敢信啊!

    孙荣穿着厚棉袄,挎了个和褚归大小相近的药箱,背上是他的行李,一路奔波导致风尘仆仆的。孙荣掏出了褚归写的信与安书兰寄的照片,褚归同样看过孙荣的照片,确实是他三师兄。

    认完亲,褚归跟孙荣拥抱了一下,叫了声三师兄,孙荣摸摸他的头,满眼欣慰:“长高了,长成大人了。”

    “我二十二了,能不成大人么。”褚归让孙荣卸了行李,他尚有几个病人要诊治,“三师兄,你先去洗把脸喝点水,你吃过午饭了吗,刘成你帮我到厨房问问徐师傅能不能给我三师兄煮碗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龙族:我的一人之下绝对有问题都献祭速通了,谁还苦修功法啊我都癌症晚期了,疯一点怎么了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异界之公主鉴赏专家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