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反派长媳 > 82.回礼 她真挺好的

82.回礼 她真挺好的

    看到这里, 竹影心里已经暗道不好,这厮对少夫人这么上心,难不成真想横刀夺爱?

    边上跑腿那厮又拿出一封信, 让他少夫人打开看。

    竹影估摸了下信纸的厚度, 少说写了两页满满当当!比他写给主子的也不遑多让。

    虞怜打开信,絮絮叨叨罗里吧嗦的是那风流青年的一贯风格, 结尾还写了一首他做的诗,大意是说他想她了, 问她安好否?又说自个儿在京城没什么知己朋友,煞是寂寞, 让她记得给他回信。

    竹影紧紧盯着少夫人的表情, 见她只莞尔一笑, 并未露出其他意思, 一颗心放下半颗来。

    少夫人才不会被打动呢!

    虞怜让梅姨娘帮着收拾了竹影现在住的那间院子的另一间房,让跑腿的男子暂且住下, 竹影气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 看着那不要脸的人的不要脸的下属住进他的院子,房间就在他的房间隔壁!

    老太太午时休息了会儿, 陈氏扶着老太太出来,看着一地上的东西才知道是亲家那边回信了。

    虞怜把娘寄来的披风拿给祖母和婆婆看,喜得老太太眼睛都眯起来了,手上捏着柔软厚实的披风, 心里熨帖,笑道:“亲家母真是费心了。”

    “原想着再过不久便要入冬,来这儿时,是天热来的, 衣物没带多少,怕是还要重新花银子做,这衣服来得真是及时雨。”

    又嘱托虞怜回信时记得替她向亲家母问好,陈氏也摸了摸自己的外披,那件是素兰色的,极合她的心意,当下爱不释手,可又有些不好意思。她做几件衣服给亲家母本就没什么,再说乡下地方买来的料子再好,也比不上京城的,那边回礼时却送了这样好的披风……

    “怜儿,我也写封信,回头你一块寄了。”陈氏原想跟老太太一样,让虞怜代为转达,可仔细一想,亲家母待他们这样好,她亲手写信也更显得真诚。况且……她自来没什么知己朋友,这会儿不知怎么的,对亲家母升起好感来。

    虞怜一一应下,又把包裹里吃的东西拿出来,其余物品收起来。

    华三多等东家安排了这些事,才出声回禀这趟出门所办事宜。

    “照您的吩咐,我与那些果农商量过了,眼下已是秋季,转而便要入冬,无论种什么苗都挨不过冬日,只怕都会冻死,于是我便大量采买了果子,有什么买什么,一日送一车。至于果苗等明年春天再采买。”

    虞怜点点头,“这事你做得好,等冬天这批罐头卖出去了,给你发奖金。”

    话虽如此,看着东家信心满满,丝毫不担心东西卖不出去的样子,华三多还是有些担心,“您真有把握?这东西虽可保些时日,听起来是新鲜,但若是百姓不买账该怎么办?”

    华三多担心那么多水果罐头卖不出去,全烂手里了,到时候岂不是亏大发了?

    虞怜已经想过了,她准备给罐头编个故事,立个罐头设,把广告打出去,再把罐头包装成礼品模样,国人自古便有逢年过节送礼的习惯,若能将罐头打造成一件送礼的时兴礼品,加上比普通食物长得多的保质期,应该不难被市场接受。

    更重要的是这古代没什么大棚蔬菜瓜果,一到了冬天,那真是想吃点蔬菜果子都难,她打的便是这主意,秋季囤货冬日卖出,这两日她还在研究别的食物罐头,比方说腌菜罐头,肉类罐头,调味罐头等等。

    只是这罐头的成本不低,光是密封用的蜡本钱就不便宜,等她蜂场开起来,再令华三多去寻一种叫做乌桕的树,种在农场里,这种树的果实种子含有大量的蜡,只需煮开便可提取,只要能全套自产自销,把成本降下来,就能大批量生产。

    交代完工作的事,虞怜目光转向一旁桌上的一盆盆栽,这盆植物据跑腿男子所说,是李襄的贵妃姐姐得皇上赏赐,从关外胡人那里得来的,又转赠给了弟弟李襄,李襄觉得稀罕让人送了一盆给她赏玩。

    因着未结果子,一盆绿叶,虞怜也不知是什么品种的植物,干脆捧了放在自己屋里的窗台上养着。

    一日一车果子,连做数日,整个地窖都快填满了罐头,虞怜才拍手停工。

    她试着和华三多带了几罐去镇上买,果然一罐也没卖出去,哪怕打着可以保存很久的名头也没一个人买账,没人信啊!

    华三多看着挺沮丧,虞怜拍拍手回去了。

    到家就找娘。

    几日后,坊间传出一则故事,说天上仙人传下来一种仙食,缘者得之,若是生病者吃了病好得快,无事者吃了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此物能保长存不坏,可放在家中许久,想吃了就来上一罐,犹如刚做好的那般新鲜。

    原本老百姓只当故事在听没太在意,不想又过数日,县令小儿子生病好些天了,富商李夫人和儿子上门探望,隔日县令小儿子病好了,且生龙活虎上街招猫遛狗,好不惹人嫌。

    消息传出来,说是李夫人送了那仙人传下来的仙食甜罐子,那县令小儿吃了才好的,这不,立即就上街招猫遛狗去了。

    有人向李夫人求证,李夫人证实确有此事,不但如此,她还往认识的各家大户人家里都送了一提,这叫仙食甜罐子的东西,收到的人家都高兴稀罕极了,不但因其包装极为精致奇特,且口感甜蜜软糯,老人小孩都爱吃。就有人打听到李夫人这里来,问是从哪里买的?

    李夫人只笑着说缘者得之,那售卖此物之人,高兴了才会卖上几罐子,且售卖时间地点不定。

    越是买不到越抓人痒痒,还因此关于仙食的故事版本又神话般增添了好几种,甚至传来传去成了天上仙人下凡带来的美食,那里面含着灵丹妙药,生病的人吃了就立马生龙活虎,比什么药都管用。

    虞怜听到华三多从外面听来的故事后,嘴角忍不住抽搐两下,不得不说,在商业营销广告极为匮乏的古代,在广告营销和饥饿营销还有名人效应的狂轰下,她那些罐头的“罐头设”总算打出去了。

    她先利用时下百姓娱乐匮乏最爱听带着奇幻色彩故事的心理,编造出一则传说,来为她的罐头立个“背景罐设”,灵感是来源于现代时候,在她那代人的儿时,若是生病了,家长就会买上甜甜的罐头哄小孩,于是便有了生病吃罐头的传统乐趣。

    这便是她的罐头的“罐设”,让这一点认知深入人心,买卖就会好做很多。

    其次用罐头可以保存很久的这一点,来证实“仙食”的传说,毕竟普通的食物谁听说过可以放很久的?夏日至多一日便坏了,冬天再冷也放不了几日。

    虽然这种把戏聪明人不会当真,但是带一点奇幻色彩的传说,又谁会真正在意探究?不过是个玩意儿。

    最后等故事发酵几日后,再由她娘陈氏因绣工极好为富商李夫人的女儿绣过嫁妆屏风,得了极大好评的交情,让她娘上门一趟,带上李襄从京城捎过来的上好胭脂,那家胭脂铺极为高傲,据说只售卖达官贵人,寻常百姓便是富商大户都难以入门。

    有这盒胭脂上门,就打通了李夫人的门路,恰巧李夫人的儿子是县令儿子的狐朋狗友,那县令儿子因为先前闯了祸,正待家里装病正愁找不到借口“好”起来,她和儿子上门带上罐头让他吃了,也算顺理成章让那厮脱困了,于是传出来便又印证了仙食罐头的“罐设”。

    有了这么好的广告铺场之后,接下来,她趁热打铁命华三多不时带上几罐子出去兜售,有时十罐,有时十几二十罐,有时甚至二三十罐,但绝不会多卖,卖完即撤。

    买到仙食甜罐的人都跟捡了宝似的,好大炫耀一番,然后小心翼翼放置在家里,或者当成珍贵礼物送给重要的人。一开始其实人家也不信这便是县令儿子吃的仙食?但华三多灵活聪明,先跑到李府附近售卖,有李家的下人证实了这确实是自家夫人带去县令家的仙食,一时间才炒热起来,华三多这张卖仙食的脸也被坊间很多百姓认得了。

    因着一罐售价一百文的高价,能咬牙买得起的百姓不多,多是家境殷实的中大户人家买走了,有时甚至一家就想包圆了,好在华三多听从东家的吩咐,一人只许至多买两罐子,多了不卖,只因东家说,买的人多了,名气才能响起来。

    他还放话,等到冬日还会有礼盒装的仙食罐子,以便于过年过节可以送人。

    一通操作下来,钱赚了,名气也打响了,接下来只待礼盒装的出来,又能大赚一笔。

    在此之前,她又陆续研究了其他吃食罐头,比如咸菜腌菜罐头,还亲自试验了东坡肉罐头、卤肉罐头,梅菜扣肉罐头,因做成罐头密封前还多了一道加热的工序,所以再打开吃便比新鲜做好的肉口感上更多了一种入口即化的软糯咸香,得到了全家人的好评。

    她将二大爷家麻婶子拿手的酱萝卜、野咸菜各自装了五罐,又装了肉类罐头各五罐头,加上十罐子水果甜罐,一起打包了,准备托李襄那跑腿的下属帮着送回京城。

    给李襄的回礼也照着给爹娘的来了一份,还各自回了两封信,她说让爹娘不用惦记她,她过得挺好,日子顺了,营生也做起来了,让他们尝尝鲜。往后也不必时常给她来信,以免给他们带来麻烦。

    又写了一些思念问安之话,才封上信封口。

    至于给李襄的那封,就说了些乡野趣事,问他安好,还恶趣味地打趣他话本子写得不错,多的话没说,这信是在堂屋当众写的,光明正大,丝毫不遮掩。

    竹影都暗戳戳偷看了一眼,才偷乐着安下心来,少夫人果真只爱主子一人,旁的野猫野狗使劲再大她才不搭理。

    这么多东西,跑腿的年轻男人一人带不走,也不知他出去一趟去哪里喊了人,就来了两个搬货的下人,一道坐着马车走了。

    临走前,看了眼华家的小院,矗立在乡野青山前,门前大片的农田等待主人种上绿叶绿草,边上清澈见底的河流慢悠悠流淌,不时有村人从那小院边上的工坊进出来回忙碌,动静相宜,组成了一卷热闹的乡野墨画。

    他笑了笑,心里寻思,少爷是白担心了,人家六姑娘过得好着呢,他这阵子待在这里,看她从做罐头到卖罐头,又马不停蹄研究各种美食,顺带着还得教育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孝顺年长的祖母公婆,家里家外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里每个人有事了第一时间便先找她商量,好似她才是全家的主心骨。

    能做到这个份上的姑娘家有几个?更别提娇娇弱弱的千金小姐。

    他真感觉六姑娘挺了不起的,到哪儿都能过好的那种,且相较于京城高门大院里的千金贵妇生活,她好似更沉浸于这种忙碌的农家生活,那种生机勃勃的劲儿,在京城任何一个贵女身上都看不到,因为她们争奇斗艳也不过为了嫁个好儿郎,在家从父出门从夫,把自己一生寄托在别人身上。

    只有六小姐是真正在过自己的日子,是在为生活奋斗,与其说她逃难沦落乡野,不如说离了京城,六小姐反而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她在这边真挺好,少爷脑补的一番苦楚全然没有,想当英雄救美人于苦海?不存在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奋斗在沙俄我直播画冥币,水友全是神仙大佬佣兵我为王斗罗:绑定随机系统后唐三气疯了缝尸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