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就驾崩了。

    八月十一日的奏疏,这个时候朱由校已经是病重了,怎么可能会重视这件事情。

    身为臣子,为君分忧,皇帝病重无法处理,难道大臣们不能处理了吗?

    砰!

    一直面色平淡的崇祯将奏疏拍在龙案之上,暴怒道:“这群狗官,只知道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这种事情都不上报,陕西巡抚都是干什么吃的,三边总督、内阁又在做什么?”

    怒骂了几句后,崇祯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为什么会发生民变,因为吃不饱。

    为什么吃不饱,因为苛捐杂税太重,这是表象。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百姓的耕田太少了、产出太少,耕田大部分集中在宗室皇族、士绅手中了。

    不将田地给弄出来,朝廷就算是免除一切苛捐杂税,都无济于事。

    崇祯这段时间看过户部的记载,北方夏麦秋粟亩产2石,南方稻麦两熟田亩产3石,这么算下来,平均亩产两石半,也就是380斤左右。

    而人均不足2亩田地,算下来也就700斤左右,这还只是稻谷,再加工成米,估计只有500斤。

    古代农民可没有大鱼大肉,油水少,一个人一天一斤大米都不够,这些米也只有一个人一年的口粮。

    若是遇到水灾、旱灾、蝗灾等等的,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产量不够,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

    人均两亩不够,那就三亩、五亩,甚至十亩。

    这话说着简单,但真要实施起来,困难无比。

    大明王朝两百余年,历经十五位帝王,也只有太祖的洪武年间和万历年间搞清楚了全国有多少的田地的数量,足可见清理田地数量这项工程的难度。

    涉及到宗室皇族、士绅地主的利益,必须得掌控强有力的兵权,这样才能防住他们暴动。

    分田目前做不到,但他可以引进产量高的作物,例如土豆和红薯。

    后世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土豆是万历年元年进入大明,而红薯是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大明王朝的。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替姐嫁屠户,农门娇女她杀疯了联盟:开局被卡合同,我直接摆烂嫡长女上家庭综艺后爆红了透视巫医妙手狂医修仙录太上武神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