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九锡 > 525【夺旗】

525【夺旗】

    石泉城上,似人间地狱。

    守城远比攻城容易,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兵法大家的共识,兵书上数千兵力依靠城池挡住十倍敌人的例子并不少见。

    但是这里有两个前提,首先双方的实力不能相差太大,尤其是主将要有对士卒的鼓舞能力。

    其次则是城池防御体系必须完备,这是守军能够以少对多的关键所在,而石泉城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没有护城河和女墙,意味着景军可以轻易接近城头。

    城墙高度不够,景军向上攀登毫不费力,甚至可以从云梯上直接跳到城头。

    缺乏拒马墙和壕沟等一系列纵深防御措施,守军很难在敌人登上城墙之前造成足够有效的杀伤。

    最后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景军对于破城充满热切的期待,虽说如今在庆聿恭的严令下,景军无法像十几年前那样动辄屠城,但是破城之后数日不封刀的情形依然存在。

    对于很多景廉人来说,抢粮抢银抢女人就是他们悍不畏死的最大动力。

    种种原因交织,守军将士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当定北军骑兵出现后,景军的攻势变得更加疯狂。

    这些景廉人就像没有完全开化的野兽,在城头上结队冲杀,依靠凶悍的战力和魁梧的身躯逐渐占得上风。

    守军将士倒下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是西城和南城的校尉调来部分兵力支援,东城和北城或许早就被景军攻占。即便如此,面对源源不断冲上来的景军士卒,守军过快的伤亡也让他们很难支撑太久时间。

    东面城楼之下,韦文孝血染战袍,分不清哪些是敌人的血,哪些又是自己的血。

    战至此刻,他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力量的枯竭,血污盖住他苍白的面色,但是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和沉重的步伐无法隐藏。

    “都尉小心!”

    一名亲兵从斜刺里冲出来挡在韦文孝的身前,一把长刀从前方捅来刺进他的身体。

    “啊!”

    亲兵发出凄厉的吼声,爆发出全身最后的力气,双手向前握住对方的手臂猛地往后一拉。

    韦文孝目眦欲裂,手中长枪闪电一刺,直接贯穿那名景军的脖颈。

    鲜血飞溅。

    “车玄!”

    韦文孝单手扶住亲兵将要倒下的身躯,然而对方已经气绝,再也无法像过去五年那样回应他。

    “狗娘养的景廉人!”

    韦文孝双目通红,不顾身上伤势的痛楚,如疯魔一般朝前杀去,每一枪都是换命的打法。

    在他的带领下,这一片的守军将士奋勇向前,竟然杀得景军步步后退。

    便在这时,城外忽地传来一阵阵尖锐的鸣响,紧接着景军就开始撤退。

    这个变化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守军将士们纷纷露出错愕的表情。

    等到他们确认景军在迅速撤离,劫后余生的喜悦才涌上每個人的心头,但是这场耗时大半天的苦战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城墙上并未出现雷鸣般的欢呼声。

    “都尉,都尉,敌军被打退了!”

    两名士卒冲过来扶着韦文孝,脸上皆是似哭似笑的表情。

    韦文孝勉强挤出一抹笑容,抬头向南方望去,慨然道:“为援兵同袍击鼓助威!”

    “遵令!”

    士卒用力嘶吼着。

    随着壮烈的鼓声从城墙传到四面八方,艰难守住城池的盈泽军将士们也都明白过来,景军之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刻撤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劣势境地中的舍命坚持,另一方面则是己方援兵压制住了景军骑兵。

    城墙上不光有鼓声,还有守军将士逐渐响起的慷慨激昂的战歌。

    他们站在墙垛后方,望着南方辽阔大地上的定北军同袍,用尽仅有的力气为他们摇旗呐喊。

    这一幕,足以令天地变色。

    因为距离的原因,定北军骑兵听得不甚真切,但是景军退兵的情形一眼就能看见,毫无疑问这会极大地进一步提振他们的士气。

    尤其是陆沉一枪挑飞景军骑兵主将之后,他们的气势瞬间达到顶峰。

    景军骑兵还没有进入崩溃的境地,然而和最开始狂妄霸道的阵势相比,此刻他们已然是左支右绌,在几员将领的指挥下尝试着拉开距离然后撤回步军身旁。

    陆沉又怎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当他率领核心精锐洞穿景军阵型后,随着两道命令发出,定北军骑兵立刻变阵。

    只见李承恩和叶继堂领兵一左一右,缠住景军骑兵的两翼,陆沉亲领四千精锐在破阵之后继续向前,并无迂回包抄堵截的打算。

    夕阳之下,这数千骑兵好似一股汹涌澎湃的怒涛,漫卷过一马平川的大地,径直向前冲锋。

    如斯盛景,波澜壮阔。

    城墙上的守军将士看着不断向前的骑兵同袍,一声声惊呼接连响起。

    “他们要做什么?”

    “他们要冲击景军中军!”

    “快看,景军步卒乱了!”

    “冲啊!”

    “杀光他们!”

    喧杂之中,韦文孝握紧拳头,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如果不是这一战守军打得太惨烈,眼下没有多少余力,他一定会打开城门,亲自率军配合骑兵突击对方中军。

    眼下他只能看着,视线几近于痴迷地追随着那支狂飙突进的骑兵,虽然没有像麾下士卒那般大声嚷嚷,心中却不断涌起强烈的希冀。

    城外景军阵地,陀满乌鲁神情肃然。

    现在再去追究和叱骂陀满宁达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骑兵战败成为定局,他要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步卒顺利撤退。

    在两支骑兵刚刚接触的时候,陀满乌鲁便确定自己的猜测没有错,这支南齐骑兵的实力毫不逊色,毕竟能够完成正面对冲就已经是很精锐的骑兵,更不必说对方还能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那一刻他知道不能再犹豫,一旦骑兵落败、己方步卒还在攻城,南齐骑兵可以轻易各个击破,到时候己方步卒想走都走不掉,所以他立刻发出鸣金的号令。

    然而南齐骑兵的果决远超他的想象。

    当大部分步卒还在收拢的途中,定北军数千骑便如狂风一般席卷而来,目标直指陀满乌鲁所在的中军。

    骑兵高机动性的优势在此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明明他们距离更远,但是大部分景军步卒还没有返回阵地,他们就已来到阵地边缘。

    陀满乌鲁身边只留下了两千后备兵力,他们要面对的是将近两倍于己的骑兵。

    换到整个战场上,景军的兵力显然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在这片特定的区域,定北军骑兵却拥有更多的人数和更强的实力。

    风卷飞尘,战马嘶鸣。

    洪流转瞬即至。

    景军步卒挺着长枪,神情无比紧张。

    此时不需要陀满乌鲁太多强调,他们都知道只要挡住敌军骑兵第一波冲击,己方同袍就能赶回本阵,哪怕围不住这支骑兵,也能依靠坚固的步军大阵撤退。

    陆沉对战场局势了如指掌,李承恩和叶继堂足以解决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景军骑兵,再不济也能缠住对方。

    他只需要冲垮敌人的中军。

    他抬眼向前望去,目光牢牢锁定那杆矗立的将旗。

    高速奔驰之中,他不需要再说鼓舞人心的话,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麾下的将士们,今日战场之上,唯有同生共死!

    城墙上的守军将士们望着急速奔袭的同袍们,他们的助威声越来越整齐响亮,紧张的情绪却已经提到嗓子眼。

    他们当然相信那些同袍的实力,但此刻景军各部正在拼命往回赶,如果那些同袍不能快刀斩乱麻,很有可能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

    骑兵一旦失去速度的优势,实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在所有人目不转睛的凝视中,只见那股巨浪朝着景军中军拍了上去。

    汹涌的潮水之中,最前方的数百匹高头大马向前跃起,砸进景军步卒队列之中,顷刻间斩杀一片!

    犹如滚汤破雪!

    短暂的愣神之后,城墙上响起惊天动地的欢呼和呐喊。

    连绵不断!

    只有一波冲锋,也只需要一波冲锋!

    景军步卒阵型被冲开,定北军骑兵在陆沉的率领下长驱直入。

    陀满乌鲁脸色苍白,此时他忽然间明白过来,对方骑兵从一开始就不只是盯着陀满宁达率领的五千骑。

    对方之所以采取正面对冲这种最古老最笨拙的战法,是因为他们要洞穿景军骑兵,然后直取他所在的中军!

    “大祥隐!快撤吧!不然来不及了!”

    数名亲信围着陀满乌鲁,一个个满脸焦急。

    陀满乌鲁脸色铁青,死死盯着远处那个齐军年轻武将的身影,仿佛要将对方的样貌刻在心底,咬牙道:“撤!”

    他在亲兵们的簇拥中翻上备用的坐骑,然后拨转马头向北。

    撤退的号令同时响起。

    陆沉看着前方那一群仓促逃走的人影,猛地单手举起长枪,上玄经迅疾运转周身。

    “呼!”

    他手中长枪如流星一般飞出,瞬间破开空气的阻隔,似闪电一般扎进一名景军士卒的背心。

    那人晃了一晃,从马背上坠落,他双手举着的景军大旗只坚持了几瞬时间。

    倒下。

    无数景军在此时仓惶止步,看着中军大旗消失在视线之中,听着各自撤退的号令声在耳边回响,士气不由得降到谷底。

    己方骑兵正被绞杀,恐怕只有少数同袍能逃出去。

    将旗已经倒下,主帅陀满乌鲁生死不知,极大的可能是死于南齐骑兵手中。

    景军士卒心中那根紧绷了大半天的弦,随着将旗的倒下猛然断裂。

    “杀!”

    陆沉从秦子龙手中又接过一杆长枪,带着麾下精锐骑兵掩杀而去。

    景军各自为战向北溃逃,石泉城守军的欢呼声响彻天地之间。

    “万胜!”

    “万胜!”

    “万胜!”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御天开天鸿蒙诀睁开眼,回到三姐出事前一天傻仙儿匪祸天下重生八零:带着奇葩一家致富忙